八字 求签 排盘 黄历
网站地图
首页 > 黄历 > 黄道吉日

2017年冬至具体是哪一天?农历和公历日期对照查询

作者:八字排盘网 · 更新日期:2025-09-04 16:03:01

推荐精准的测试

当太阳最“偷懒”的日子

2017年12月22日0点28分,冬至悄不过至。这一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迎来全年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时刻——阳光只肯“上班”短短几小时,仿佛急着回家过冬。古人用“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”形容这天,连土里的蚯蚓都蜷成结抵御寒冷,麋鹿悄悄脱落旧角,山泉却在冰封下暗涌暖流,等待春的召唤。

一场两千五百岁的生日宴

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“资历最老”的一个。早在春秋时代,古人用土圭测日影,第一个锁定的便是冬至。周秦时期,它曾是“新年元旦”:百姓祭祖贺冬,官府放假休沐,灯火通宵达旦,堪比除夕守岁。汉代更称其为“冬节”,百官穿新衣互拜“贺冬”,连皇帝也要去郊外祭天,仪式感拉满。直到今儿个,潮汕人仍延续古风,在冬至夜焚香祭拜“天公”,用精致的粿品和金箔纸祈求福泽绵长。

南北餐桌上的“神仙打架”

  • 北方:饺子拯救耳朵?
  • 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!”这句俏皮话背后藏着医圣张仲景的善举。东汉寒冬,他见百姓耳生冻疮,便用面皮包驱寒药材煮成“娇耳汤”。热腾腾的饺子下肚,浑身发汗,冻伤自愈——再往后啊...人们把“娇耳”叫成了饺子。老北京人还会在馅料里玩花样:酸菜馅叫“算财饺”,牛肉馅叫“牛财饺”,一口一个吉祥话。

  • 南方:甜味里的团圆哲学
  • 江南人家捧起汤圆糯团,取意“团团圆圆”;南京人炖一锅老母鸡汤,笑称“一九补一冬”;而福建人则端出赤豆糯米饭,传说能驱散疫鬼(毕竟甜食总能打败坏心情)。最有趣的当属山东滕州,数九寒天里一碗羊汤下肚,暖意从胃里炸开,仿佛瞬间穿上了隐形羽绒服。

    2017年冬至具体是哪一天?农历和公历日期对照查询

    身体和太阳一起“重启”

    古人说“冬至一阳生”,这天是养生的黄金起点。养生达人们忙着三件事:

    1. 睡前“自检”:平躺感受心跳是否规律、腹部有无隐痛——毕竟身体在冬至前后最敏感。

    2. 艾灸驱寒:从一九灸到三九,足三里、神阙穴贴上灸贴,寒气无处可逃。

    3. 食疗加戏:主妇们炖起“补心养阳汤”,雾霾重的地区再加一杯鱼腥草茶,清清肺也静静心。若是腰腿发凉?塞满小茴香和盐的布袋往痛处一敷,冬日限定版“暖宝宝”上线!

    2017年冬至具体是哪一天?农历和公历日期对照查询

    冷与暖的幽默辩证法

    别看冬至太阳最“懒”,它可是“逆袭”的开始!之后每一天,阳光多“加班”一点,白昼多延长一线。民间用“数九”调侃这过程: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……”最冷的“三九”细想来在冬至后——大地像冰箱断电后回温,总得再冷几天才肯回暖。于是俗语调皮道:“冬至不过不冷”,而“冬至晴,正月雨”的谚语,成了老祖宗的天气预报。

    🌱 尾声:藏在节气里的生活智慧

    2017年的冬至已是往事,它的影子仍在热气腾腾的饺子汤里,在填涂“数九图”的孩子笑颜中。这一天,太阳结束“躺平”,大地开始悄悄积攒温暖。我们跟着节气过日子,仿佛握住了一把丈量时间的尺子——它量出黑夜的长度,也量出生活的温度。

    (想重温更多冬至习俗?不妨翻翻潮汕人拜天公的讲究,或数数古人写的冬至诗——连陆游都吐槽:“家贫轻过节,身老怯增年”,原来怕过年涨岁数这事,宋朝就有了!

    最新文章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