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字 求签 排盘 黄历
网站地图
首页 > 黄历 > 黄道吉日

2019年立秋节气准确时间查询,几点几分正式进入秋天?

作者:八字排盘网 · 更新日期:2025-09-07 16:01:01

推荐精准的测试

凌晨3点12分57秒,窗外的月光正亮,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。就在这一刻——2019年8月8日的这个瞬间,秋天悄悄推开了季节的大门。没有盛大的烟花,也没有隆重的宣告,只有星月为证,农历七月初八的夜幕下,时间轻轻翻过了夏季的最末了一页。

秋老虎的威风

你以为立秋一到就能告别酷暑?大自然可没那么听话。就在秋天正式登场的这一刻,盛夏的余威还在耀武扬威。2019年的立秋,正卡在中伏的尾巴上(7月22日-8月10日),热浪丝毫没有退场的意思。

2019年立秋节气准确时间查询,几点几分正式进入秋天?

老话说的“秋后一伏热死人”可不是吓唬人。气象数据显示,立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比常年同期偏高1-2℃,黄淮、江淮一带更是热浪滚滚。所谓“秋老虎”,正是这副张牙舞爪的模样——白天太阳依旧火辣,空气里拧得出水汽,偶尔下场雨也蒸腾起湿热的水雾,仿佛夏天赖着不肯走。

自然的密码

古人比我们更懂观察天地间的细微变化。他们把立秋的十五天分成三候,每五天一个光景:

  • 凉风至:立秋后的风突然变得懂事了。尽管中午依旧闷热,早晚穿堂而过的风,悄悄捎上了丝丝凉意,不再像盛夏那样热烘烘地贴着脸吹。
  • 白露生:大约8月13日左右,昼夜开始玩起温差游戏。白天太阳晒得地面发烫,夜晚凉风一吹,清晨的草叶上便冒出晶莹的露珠,像撒了一把碎钻。
  • 寒蝉鸣:到了8月18日,树上的蝉仿佛也感知到时节流转。它们的叫声不再急躁,反而带着种悠长的调子,在微凉的空气里传得老远,成了夏秋交替的天然背景音。个“钉子户”,非要磨蹭到临近元旦才肯让位。是
  • 华夏入秋地图

    若按连续5天平均气温≤22℃的入秋标准,立秋时节的我们的祖国地图就像一幅缓慢褪色的水彩画:

  • 黑龙江和新疆北部总抢在最前面,8月中旬就换上秋装;
  • 北京要等到9月初,才迎来天高云淡的日子;
  • 江南地区更沉得住气,直到10月才让秋风染黄梧桐叶;
  • 海南三亚的夏天简直
  • 舌尖上的立秋

    不同地方的人们用味蕾迎接秋天的方式,活像一场南北饮食才艺大比拼:

  • 北方“贴秋膘”:北京人的炖肉锅飘出浓郁酱香,东北的饺子馆人声鼎沸。“抢秋膘”习俗——你敢信?是最逗的去别人碗里抢个饺子,据说整个秋天都能身强体壮!
  • 南方“啃秋”:南京人捧着西瓜大快朵颐的习俗,居然能追溯到明朝。传说当时城里闹瘌痢疮,有人吃了西瓜竟痊愈了,这“啃秋”的传统便延续至今。不过老话也提醒:“立秋后十日,瓜宜少食”,毕竟秋瓜性凉,贪多容易闹肚子。
  • 特色选手:山东莱西人端出豆渣和青菜煮的“渣”,念叨着“吃了立秋的渣,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”;浙江人啃秋桃留桃核,除夕扔进火炉祈求平安;四川人则全家共饮“立秋水”,说是能防腹泻。
  • 晒秋与调脾

    江西婺源篁岭的村民堪称“空间利用大师”。能晒东西的地方全铺满圆圆的晒匾。是他们房前屋后、窗台屋顶,凡红辣椒、黄玉米、橙黄的皇菊层层叠叠,绘就一幅流动的丰收画卷。这既是对阳光的智慧利用,也成了如今游客争相打卡的民俗风景。

    养生专家则盯着我们的脾胃唠叨:别急着大鱼大肉!夏天冷饮瓜果的轮番轰炸早让脾胃疲惫不堪。先用薏米山药粥温柔调理半月,等处暑(8月23日)过后再放心贴膘,才是聪明做法。

    2019年立秋节气准确时间查询,几点几分正式进入秋天?

    藏在秋风里的小秘密

    古人迎秋的仪式感令人惊叹:周天子率百官赴西郊迎秋;宋朝皇宫里更有意思——太监们把梧桐树盆栽搬进大殿,立秋时辰一到,太史官高喊“秋来了”,梧桐叶应声而落,堪称最早的“落叶特效”。

    而普通百姓的秋天从收起凉席、藏起冰碗开始。老北京冰窖立秋后停售冰块,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记载这天要“陈冰瓜,蒸茄脯”,全家分食以祛余暑。就连蝉的鸣叫也暗藏玄机——这些夏日歌手感知到阳光渐弱,叫声反而更嘹亮急促,仿佛在赶演出的末班车。

    初秋的日光依然炽烈,若在清晨推开窗,你会察觉风已携带秘密情报:晨露在草尖上颤巍巍地悬着,傍晚散步时衣角被凉风轻轻掀起,就连晚霞也染上更醇厚的金红。这些细微变化都在提醒我们——季节的转场,正藏在每一缕风、每一滴露、每一片渐黄的叶脉里。

    秋天不是突然降临的,它像一滴墨落入水中,缓缓晕染开来。当你在某天清晨呵出白气,或忽然惦记起糖炒栗子的香气时,便知道那个啃着西瓜等秋凉的夜晚,早已为整个季节按下了开始键。

    最新文章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