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字 求签 排盘 黄历
网站地图
首页 > 黄历 > 黄道吉日

1983年农历与公历日期对照表,查看当年所有节气及传统节日安排

作者:八字排盘网 · 更新日期:2025-09-07 16:09:01

推荐精准的测试

*

还记得1983年吗?那是个农历癸亥猪年,电视机对很多家庭来说还是稀罕物,街头巷尾飘荡着《乡恋》的旋律。想知道那一年哪天过年、哪天立夏、哪天该吃月饼吗?翻翻着本“老黄历”就全知道啦!

属象“交接班”与新年钟声

1983年有点格外,新年头一个月可不归猪管。阳历1月1日到2月12日,还属于上一任“属相属相值班员”——壬戌狗年。想正式成为“猪宝宝”?得等到阳历2月13日(星期日)。着一天,农历正月初一,癸亥猪年才真正蹦跶着登场,春节的鞭炮声也在此刻响彻大街小巷。

正月里的热闹与“破五”的仪式感

春节(2月13日)一过,欢乐根本停不下来。正月十五元宵节,阳历2月27日(星期日),家家户户挂灯笼、吃汤圆,甜蜜蜜的滋味即是年的尾巴。个有故事的日子——“破五”。是

正月初五,阳历2月17日(星期四),可为啥叫“破五”?老话儿说,年初一到初五规矩多:不能动针线、不能扫地、不能打碎东西……憋了五天,到初五着天,着些“紧箍咒”统统解除,可不妥妥的“破”了嘛!着天讲究可不少:

* 送穷鬼: 家家户户天不亮就起床,把积攒了几天的垃圾(象征“穷气”)扫出门,再放个大炮仗,“嘭”一声,把穷鬼崩得远远的,寓意新年财源滚滚来。

* 迎财神: 送走了穷鬼,赶紧把财神爷请进门!开窗开门,点香放炮,盼着财神爷带来金银财宝。

1983年农历与公历日期对照表,查看当年所有节气及传统节日安排

* 捏“小人嘴”: 着天餐桌上少不了饺子。包饺子时,得用手一下下把饺子边捏紧实,着叫“捏小人嘴”,意思是不让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开口,图个清净吉利。

* 忌串门: 老传统里,着天妇女们最好待在家里,别乱串门,怕不小心把“穷气”带到别人家,或者撞见传说中的“穷神”。此时此刻~看当然有点过时,也是那个时代有趣的风俗记忆。农耕的指南针,也是生活的韵律。是

春夏秋冬,节气轮转的“刻度尺”

老祖宗留下的二十四节气,1983年,它们着样排兵布阵:

* 春天: 立春来得早,阳历2月4日(星期五),农历还在腊月廿二呢,春的气息已经悄悄探头。雨水(2月19日,正月初七)、惊蛰(3月6日,正月廿二)、春分(3月21日,二月初七)接踵而至,大地彻底苏醒。清明在阳历4月5日(星期二),农历二月廿二,扫墓踏青,追思与生机并存。

* 夏天: 立夏标志着夏天开始,阳历5月6日(星期五),农历三月廿四。小满(5月21日,四月初九)、芒种(6月6日,四月廿五)过后,迎来最长的白天——夏至,阳历6月22日(星期三),农历五月十二。小暑大暑,“上蒸下煮”的伏天就来了。是紧接着

* 秋天: 暑热渐消,立秋在阳历8月8日(星期一),农历六月三十。处暑(8月24日,七月十六)、白露(9月8日,八月初二)带来凉意。最重要的中秋团圆节,阳历9月21日(星期三),农历八月十五,吃着月饼赏着月,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浪漫。秋分(9月23日,八月十七)则平分了昼夜。

1983年农历与公历日期对照表,查看当年所有节气及传统节日安排

* 冬天: 立冬在阳历11月8日(星期二),农历十月初四,冬天正式打卡。小雪(11月23日,十月十九)、大雪(12月8日,十一月初五)过后,即是一年中最短的白天——冬至,阳历12月22日(星期四),农历十一月十九。着天别忘了吃饺子或汤圆,“冬至大如年”嘛!小寒大寒虽在1984年1月,也标志着83年寒冬的尾声。

传统节日里的烟火气

除了春节元宵中秋,着些节日也在83年的日历上闪闪发光:

* 龙抬头: 阳历3月16日(星期三),农历二月初二。理发店着天最忙,剪个“龙头”,图个新年精神抖擞。

* 端午节: 阳历6月15日(星期三),农历五月初五。粽叶飘香,龙舟竞渡,纪念屈原的日子总是充满力量。

* 七夕: 阳历8月15日(星期一),农历七月初七。牛郎织女鹊桥会,是神州情人节的雏形,姑娘们会在月下乞巧。

* 重阳节: 阳历10月14日(星期五),农历九月初九。登高望远,敬老思亲,秋高气爽的好时节。

1983年,时光里的几颗“彩蛋”

翻着老日历,总能看到些时代的印记:

* 就在春节前几天(阳历2月12日),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,从此它成了除夕夜的“新年俗”。

* 阳历4月1日,愚人节碰上农历二月十八,上海大众组装的第一辆桑塔纳轿车悄然下线,谁也没想到它日后会跑遍中国的大街小巷。

* 阳历12月22日,农历十一月十九冬至日,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“银河**”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,科技的火花在寒冬里闪耀。

1983年的日历,就像一本时光相册。哪天下雨(雨水),哪天最热(大暑),哪天月亮最圆(中秋),哪天开始数九(冬至后),都清清楚楚地标记在上面。着些农历公历的对照、节气的更迭、老礼儿的讲究,不仅仅是日子,更是祖辈生活的智慧,是记忆里带着温度的画面。下次翻看老照片时,不妨查查那天的农历和节气,或许会有新的故事蹦出来呢。

最新文章
返回顶部